Skip links

米酵菌酸的危害不容忽視! 即便高溫加熱,其毒性仍不受影響。米酵菌酸,出現在哪些食品中。

小編: 外食族真的要多注意!

食品安全問題,可能是米酵菌酸?

食品安全問題持續成為熱門話題,從蘇丹紅染色劑到日本紅麴的爭議不絕於耳。最近,一宗食物中毒導致的致死事件更是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。讓人震驚的是,原本被視為平凡無害的炒粿條和炒河粉竟成為了死亡的導火線。有醫生推測,這次中毒事件可能是由一種名為米酵菌酸(Bongkrekic Acid)的強力毒素引起的。這種毒素的致命性極高,而且令人擔憂的是,目前還沒有已知的解毒方法。僅需微量的毒素便可能致人於死地。過去,中國、印尼和非洲等地已有多起由此毒素導致的食物中毒案例。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米酵菌酸究竟是什麼,它存在於哪些食品中,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採取預防措施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。讓我們攜手了解並防範米酵菌酸,保障我們的飲食安全。

什麼是米酵菌酸?

過去台灣從未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案例,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(NIH)刊載資料指出,米酵菌酸為一種粒線體毒素。

米酵菌酸如何產生?

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理學部門主任顏宗海解釋,米酵菌酸的形成是由於在發酵過程中,米製和椰子製品遭到椰毒假單胞菌的污染,這種污染促使細菌產生了一種名為米酵菌酸的毒素。這種細菌特別喜歡在溫度介於20至30攝氏度、且PH值為中性的環境下生長。

米酵菌酸存在什麼食物中?

含有「發酵米及榖物製品」的食物,如腸粉、河粉、年糕、糯米、湯圓等,以及長時間浸泡的木耳和銀耳,一旦變質,都有可能攜帶米酵菌酸。

舉例來說,2020年在中國,有一起悲劇事件,一家人食用了以玉米發酵製成的麵食「酸湯子」。由於該食材在冷凍庫存放了長達一年,食用後30小時內,該家庭的9名成員不幸因此喪生。

至於如粿條這樣的米製品,也可能因製作過程不當或保存不當而遭受污染。

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症狀為?

目前對於米酵菌酸,醫學界尚未發現有效的解毒方法,其致死率驚人地高達40%至100%。

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出,米酵菌酸是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所產生,此菌種普遍存在於土壤和植物中,其最理想的生長溫度為37攝氏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米酵菌酸具有很高的耐熱性,即使是沖洗也無法去除。中毒的病患可能會經歷腹痛、嘔吐等症狀,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,甚至死亡。

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進一步解釋,米酵菌酸會直接中斷呼吸等電子傳遞鍊,影響細胞的呼吸作用,導致細胞無法正常進行生理功能。缺乏氧氣供應和ATP(能量單位)的產生,細胞將因缺乏能量而死亡。特別是當腦細胞因能量不足而死亡時,將導致生命的終結。

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

這五要原則提供了一套實用的建議,幫助預防食物中毒,非常適合家庭和食品處理行業參考:

  1. 要洗手:在處理食品之前和之後,都必須徹底洗手。如果有傷口,更需確保傷口被妥善包紮,避免污染食物。
  2. 要新鮮:選擇新鮮的食材對維持食品安全至關重要。此外,用於處理食品的水質也需保持清潔,避免引入任何潛在的污染源。
  3. 要生熟食分開:使用不同的器具和設備處理生食和熟食,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污染的風險。
  4. 要徹底加熱:確保食品中心溫度達到或超過 70°C,以確保能夠殺滅大部分細菌。
  5. 要注意保存溫度:儲存食品時要注意溫度控制。食品應該在 7°C 或更低的溫度下保存,以抑制細菌生長。同時,避免在室溫下將食品放置過久。

遵循這些基本原則,可以大大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,保障你和你家人的健康。

疑似食品中毒該如何處理?

這些步驟是處理疑似食品中毒情況時的關鍵指南,幫助快速應對並控制可能的食品中毒事件:

  1. 迅速就醫:如果出現食品中毒的疑似症狀,如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,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。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減輕症狀,並避免病情惡化。
  2. 保留剩餘食品樣本:如果可能,應保留與中毒症狀相關的剩餘食品樣本。將其密封並存放在冰箱中低溫冷藏,以防食品樣本變質。注意不要將食品樣本冷凍,因為冷凍可能影響後續的檢測分析。
  3. 及時通知衛生單位:一旦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情況,應立即通知當地衛生單位。這樣可以啟動公共衛生調查,追蹤可能的中毒源頭,並採取措施防止進一步的中毒事件發生。
  4. 醫療機構的責任:當醫療院所接診到食品中毒病人時,有責任在24小時內向衛生單位報告。這有助於快速收集中毒事件的相關信息,並促進有效的公共衛生介入。

遵循這些指南不僅可以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健康,還有助於公共衛生機構迅速響應食品中毒事件,減少可能的健康風險。

常見食物中毒案例

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在臉書分享了一些關於食物中毒的統計數據,引起了廣泛的關注。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,2022年全台灣共發生了57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,影響了1707名民眾。

進一步的研究顯示,在台灣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件中,以腸炎弧菌所引起的案例最為頻繁,共計60起案件,影響了478人。接著是仙人掌桿菌,共46起案件,影響了1982人。金黃色葡萄球菌則以41起案件、影響902人,位居第三。

這些數據提醒我們食物安全的重要性,以及在處理和儲存食物時需要格外小心,以避免食物被污染引起中毒。

「5 種最毒細菌」藏在哪些食物中?

盧立穎 醫師 的提醒強調了外食時食物中毒的風險,並指出了幾種常見細菌及其易感染的食物類型:

  1. 腸炎弧菌(Vibrio parahaemolyticus):這種細菌經常出現在生蠔或未充分煮熟的甲殼類海產食品中,或是食品在烹煮過程中被污染。在台灣,許多食物中毒案例就是由於腸炎弧菌引起。
  2. 沙門氏菌(Salmonella):沙門氏菌感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,台灣每年有超過30萬例感染,但報告率不到1%。易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包括畜肉、禽肉、鮮蛋、乳製品、魚肉製品,以及含蛋白質較高的植物性食品,如豆餡和豆製品。
  3. 金黃色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: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和動物體內存在這種細菌,能產生導致食物中毒的毒素。常見的食品包括受污染的肉製品、家禽、蛋製品、海鮮、乳製品、便當、生菜沙拉和麵包店產品等。
  4. 仙人掌桿菌(Bacillus cereus):這種細菌很容易通過灰塵和昆蟲污染食物,食品中的帶菌率可高達20-70%。仙人掌桿菌污染的食物大多外觀正常,但米飯等澱粉類食品可能略顯黏稠,生冷食物和澱粉製品尤其需注意。
  5. 肉毒桿菌(Clostridium botulinum):肉毒桿菌在無氧和低酸環境中生長,產生致命毒素。低酸性的包裝食品(如肉類、豆類、蛋類)和無空氣的包裝食品(如罐頭、真空包裝食品)以及醃漬食品(如香腸)的底層,都是潛在的風險來源。

這些資訊提醒我們,在選擇食物和烹煮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,以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。

 

Leave a comment